新聞稿

鄭邦鎮、黃玉炎參訪二二八紀念館

1999-12-26

昨天剛發表過「台灣制憲綱領」的建國黨總統參選人鄭邦鎮,即於今日上午偕副總統參選人黃玉炎參訪二二八紀念館,在1999年終歲末時刻,紀念「二二八事件」被肅殺的台灣菁英與先賢,與那些被遺忘、受苦的受難者再活過一次。

 

建國黨總統參選人鄭邦鎮及副總統參選人黃玉炎由發言人蔡汀霖陪同,拜訪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葉博文先生,並致贈「台元券」珍藏本一套,表示真正的台灣國幣在此。葉博文館長表示,鄭邦鎮及黃玉炎是總統候選人中第一個拜訪二二八紀念館的正副總統參選人,葉館長並贈送鄭邦鎮及黃玉炎二二八紀念館出版品,親自帶領參觀及解說。

 

對「二二八事件」的現代意義,鄭邦鎮表示,來二二八紀念館,即是透過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圖片與文字,讓我們的靈魂感受事件的本身,讓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經驗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無論是原住民、先住民或新住民,經歷「二二八事件」者、未經歷「二二八事件」者或新人類、XY新世代等,都是台灣島上所有住民共有的一部分。紀念二二八是,重述受難者的故事,挖掘被遺忘的人,走他們曾走過的路,探察「二二八事件」的歷史真相,是對台灣內部所有族群共同記憶的建設。

 

今年二二八紀念館多增加「外省人文物展」展覽,鄭邦鎮參觀後指出,所謂的「外省人」,是外來統治者以「外省人」的階層,做為與被統治者的區隔,含有優越及特殊的意味。不過,這並不代表每一個「外省人」皆如此,「二二八事件」是外來統治者所發動,無辜的「外省人」無需背負「二二八原罪」的重擔。鄭邦鎮說,族群的融合不是靠暴力,不是靠血緣的親疏,也不是靠「走出悲情」而承認施虐者的合法性,而是對一個共同記憶的認同。

 

鄭邦鎮強調,我們抗拒「一切都成過去」、「走出悲情」、對任何二二八的陳述就是仇恨的扭曲而急著提出「一團和氣」的遠景等種種蠱惑,這都是比施虐者更加惡劣,要我們忘掉過去,這是不敢坦然面對過去,更是去除記憶與拋除歷史的做法。

 

鄭邦鎮呼籲,我們應該打開心裡的門窗,但不是嘴巴說說而已,而應是讓受難者家屬勇敢地打開塵封已久記憶的提供,成為族群共同記憶的故事、施虐者的懺悔與公佈歷史真相、願正視受難者的苦、受難者家屬及朋友的淚、體驗他們的恐懼。中小學課本應切實納入「二二八事件」的慘痛歷史,大學老師指定學生撰寫參觀二二八紀念館的心得報告,把這段歷史當成自己的歷史,與台灣建立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經驗將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使我們成為「一」個族群。

上 一 則